数据采集安全是指为确保在组织系统中生成新数据,或者从外 部收集数据过程的合法、合规及安全性,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。应 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数据采集安全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 l 采集数据源的可信管理、身份鉴定、用户授权; l 数据采集设备的管理,比如访问控制、安全加固等; l 涉及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业务场景,应在采集前进行合规 性评估; l 采集过程的日志记录及监控审计; l 建立数据采集工具; l 采集过程中,实现敏感数据识别及防泄漏。 数据传输安全是指为防止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泄漏,而采取的一 系列数据加密保护策略和安全防护措施。应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数据传输安全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 l 传输通道两端主体的身份鉴别; l 在数据分类分级的基础上,根据业务场景,制定数据加密传 输方案,以及传输通道加密方案;
l 梳理数据传输接口,形成接口管控清单; l 开展接口调用日志记录及监控审计。 存储安全是指为确保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安全性,而采取的一系列 措施。应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存储安全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 l 在数据分类分级的基础上,结合业务场景,明确不同类别和 级别数据的加密存储要求,包括对加密算法的要求和加密密钥的管理要求; l 建立存储系统或平台,并实现对账号、权限、安全基线等的 管理; l 建立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或平台,对购买、标记、审批、入库、 出库等操作进行安全管理,保障存储介质本身的安全。 数据备份与恢复是指通过规范数据存储的冗余管理工作机制,保 障数据的高可用性。应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 l 制定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操作规程; l 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清单; l 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平台,按照上述清单定期执行备份,并 对备份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验证。 使用安全是指为保障在组织内部对数据进行计算、分析、可视化 等操作过程的安全性,而采取的一些列措施。应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使用安全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
l 基于数据分类分级情况,建立不同类别和级别的数据使用审 批流程及安全评估机制; l 部署数据脱敏工具,实现不同类别、不同级别的数据脱敏; l 对各类数据处理活动进行日志记录和监控审计。 数据处理环境安全是指为确保组织的数据处理系统、终端、平台 等环境的安全性,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。应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数据处理环境安全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 l 明确系统开发、上线、运维过程的安全控制措施; l 对生产网、测试网等不同环境进行资源隔离; l 对用户在数据处理环境上的各项加工操作进行日志记录和监 控审计; l 部署数据处理环境的数据防泄漏工具。 数据内部共享安全是指为确保组织内部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安 全,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。应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数据内部共享安全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 l 对共享的数据内容进行评估、审批; l 对共享过程进行日志记录及监控审计; l 建立内部共享清单,明确共享链条; l 建立数据共享工具或平台,并对其账号、权限等进行管控。 l 部署数据脱敏工具; l 部署数据溯源工具。 数据外部共享安全是指为确保不同组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安
全,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。应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数据外部共享安全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 l 针对数据脱敏、数据溯源、数据留存期限、监控审计、共享接 收方的身份识别、共享平台或接口的访问控制等内容制定相 应的安全管理策略; l 明确共享双方的安全责任,尤其是接收方的安全责任。应在 共享全过程中,对接收方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进行评估。 数据销毁安全是指通过对数据及其存储介质实施相应的操作手 段,使得数据彻底消除且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恢复。为确保销毁过程安 全,应从以下关键活动入手: l 明确负责数据销毁安全工作的团队及职责; l 根据数据分类分级情况,结合业务场景需要,明确不同的销 毁方法及销毁工具; l 建立数据账期清单,确保过期数据按时销毁; l 对数据销毁过程进行监督; l 对数据销毁效果进行评估; l 针对已外部共享的数据,明确销毁记录并验证。 如前所述,数据安全治理是一项体系化工程,需要以数据为中心,结合业务场景和风险分析情况,构建可持续运转的闭环数据安全防护体系,实现组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建设。